昨日下午在前后北岸“艺初书苑”举行了关于“刘国钧——常州的骄傲”讲座,由常州刘国钧文化中心主任、原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王亮伟先生主讲,资深博友陈维新教授主持会议,常州机电学院几十位学生及其他人员听取了讲座。
王亮伟对纺织巨子刘国钧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作了阐述。刘国钧出生在江苏靖江,自幼家境贫寒,备尝艰辛,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官僚资本倾轧下,惨淡经营,艰苦创业。早年在常州提倡"机器革命","土纱救国",1930年果断集资创办常州大成纺织印染公司。8年间使大成企业由1个厂发展到4个厂,纱锭由1万枚发展到8万枚,资金由50万元发展到400万元,被当时经济学界誉为“罕见的奇迹”。他三渡日本,考察欧美,引进技术、管理,结合工厂实践,提出工管工自治化、工教工互助化、工资等级化、华厂革新化、出口优质化的口号,全面提高工厂管理素质,并率先在我国纺织界中试制成功灯芯绒、丝绒。抗日战争胜利前夕,撰写了《扩充纱锭计划刍议》一书,认为抗战胜利后,可用15年时间将全国纱锭扩展到1500万枚,与世界纺织业争王座,1950年毅然自港返常,在江苏省私营棉纺业中首先实行公私合营。1958年当选为江苏省副省长。
笔者现场记录全部投影资料,以下部分图片,以飨博友,让刘国钧历史形象、 一种时代精神发扬广大,成为激励后人不断进取的动力。
·暂无相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