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  首页 >> 青果巷传说 >> >> 正文
走近著名爱国港商刘璧如
[来源:本站 | 作者:高进勇 | 日期:2014年6月8日 | 浏览2094 次] 字体:[ ]

    刘璧如是著名爱国实业家刘国钧的爱女。我第一次走近她是在44年前的1965年9月18日,这是她1948年离开常州后的首次从香港回常州探亲。那时,我在中共常州市委统战部工作,奉命陪她参观了几家工厂。改革开放后,我出版了多部刘国钧传纪著作,我和她的接触就频繁起来。我多次走近刘璧如,通过交谈,使我感受到她是一位典型的中华爱国女性,风范懿德,令人敬佩。
 
    1919年6月3日,刘璧如出生在常州新坊桥的广益布厂内。刘国钧、鞠秀英夫妇生育幸存的有三子一女,她排行第二,是他们的掌上明珠。10岁那年,她就读于刘氏家塾,跟随国学大师钱名山的寄园弟子、常州著名诗人苏涤尘、钱小山学习儒家经典和中国古典诗词。

    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。刘璧如在成年后,引来众多企盼联姻的富家后裔。加之,刘璧如出落得大大方方,善操家务,知书达理,还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女诗人,更获得了一些家财万贯、年少气盛的富家子弟的青睐。

    可是,从乡童到富豪的刘国钧,在选择乘龙快婿的标准上有他的独到之处。他以自身的创业历程为鉴镜,决定要选择一位有企业管理经验的、在纺织染方面有技术专长的、年轻有为的、没有不良嗜好的、并且还在大成纺织染公司内工作的人。
 
    几经周折,在1933年从上海应聘到大成二厂当染织部技师的査济民,进入刘家父女的视线。由于査济民的突出表现,并与刘璧如有对古典诗词的共同爱好,又符合刘国钧的五个基本条件,天作之合,刘国钧将掌上明珠的终身托付给了査济民。他们在1936年12月结为秦晋之好。
 
    当时,外界都传说,刘国钧给独生女儿璧如的陪嫁是20万银元、一幢洋房和一部小汽车。可事实是,刘国钧并没有给以上的陪嫁,相反,对璧如说了一句硬邦邦的话:“从今以后,你要依靠査济民的工资过日子!”

    因此,刘璧如从出嫁起,就过着自力更生的清苦生活,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,他们内迁到重庆,査济民担任大明染织厂厂长,在北碚只住三间旧平房,举目四望,没有什么像样的家俱,生活十分清贫。她为了照顾好婆婆和丈夫及儿女的饮食,自己饲养母鸡生蛋,保证他们早晨每人能吃上一个鸡蛋。她雇不起保姆,只得自己带孩子,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动手。因此,査济民十分感慨:“家贫知妻贤。”
 
    刘国钧见到女儿没有娇气,心里十分高兴。他才对璧如说了掏心窝的话:“我让你只能用査济民工资生活,不支持你钱财,是要你在紧迫拮据的环境里能够善于操持家务,让一家人过得融合快乐。今后你过好日子的机会很多,但过穷日子的时间是不多的。现在你能过好苦日子,将来才能过好甜日子!”
 
    刘璧如在父亲刘国钧良苦用心的教育下,自己“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”,就是为了将来担当大业。
 
    刘璧如没有辜负父亲的殷切期望。自1948年与夫君査济民来到香港发展事业,当年11月创立了中国染厂,经营棉布漂白和染色。她亲自过问车间内的印花技术和图案设计等具体工作。在他们夫妇的辛勤努力下,终于站稳脚跟,奠定了在香港发展实业的基础。
 
    他们以中国染厂为基础,逐步拓展成为当今东南亚最大的印染厂,产品誉满中东和非洲。接着,迅速移向域外扩展,首先在西非尼日利亚创办以涤纶纺织和印染为主的工厂,目前已开办纺厂五家、织厂六家、染厂四家、合成纤维厂一家、轧花厂二家,合计工厂十八家,员工一万多人。他们还在加纳开设纺织染厂,在多哥开针织厂、染厂三家。同时,在美国也设有合作的工厂;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买下一个约六万亩的大农场,并在史坦福大学附近建造了一幢当地最高最豪华的办公大楼,成立了在美国的事务管理公司。这是他们创建的第一个跨国集团——香港中国染厂国际集团,截止1995年有财富6.7亿美元。接着,他们又创建了第二个跨国集团——香港名力国际集团,截止1995年,资本达3.9亿美元,
 
    1977年,香港大屿岛尚未开发,大屿岛是一片荒山,由南洋某人购买下来,开办了养牛场,旋因投资失败而破产,他的贷款银行————新加坡的苏联银行准备接管。这件事被《香港大公报》社社长费彝民获悉,他从高度的爱国主义出发,为了不让苏联势力在香港有活动基地,一方面将情况通报给新华社香港分社;一方面动员査济民、刘璧如夫妇投资购置大屿岛。

    此时已是1978年,査济民不在香港,刘璧如面对这个严峻的事实,出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大屿岛开发价值的远见,决定买下这块荒无人烟的土地。她立即在电话里征得査济民的同意后,迅速而果断地排除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和角逐,耗资几千万港币把大屿岛这块土地买了下来。香港许多媒体采访她,她从不流露自己的惊人魄力和灵活折冲的能力。她仅仅说了一句至关重要的话:“济民说,办好了这件事,总算对得起周总理了!”
 
    嗣后,香港地产市场十分萧条,地产经营者多因银行利息高而困难重重。査济民、刘璧如也陷入了困境。费彝民闻讯后,通过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关系,与香港中国银行蒋文桂商量,在不损及银行利益的前提下,贷款协助査济民、刘璧如渡过了难关。
 
    经过査济民集团的苦心经营,使大屿岛焕然一新。1991年时,这里已拓展达8000多居民,高尔夫球也建成并开发,会费每人30万港元,限制容纳800名会员。并在愉景湾建起了几十幢豪华住宅和商业中心、轮船码头,日夜有快速渡轮往返。愉景湾已成为香港发展最快的社区,截止1994年,他们创建的第三个跨国集团——香港兴业国际集团,资本已达9.1亿美元。

    刘璧如和査济民虽则忙于在世界各地的实业发展,更热心于家乡发展和社会福利事业。她除曾任香港仁济医院董事会主席外,现任査氏基金会主席、求是科技基金会董事及刘国钧职业教育基金会主席等。她是江苏省政协常委、常州市人民政府顾问、浙江大学名誉教授、常州工学院名誉教授。他们在常州合资创办名力纺织厂、捐资100万美元创办刘国钧职业教育中心和建立刘鞠秀图书馆、刘汉堃体育馆;修缮天宁寺、文笔塔;并在常州进修学校设立奖学基金会。并向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、江苏省少年儿童基金会捐款等等,他们对国内的投资和捐助达人民币10亿元。

    为弘扬査济民刘璧如的爱国奉献精神,1999年,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家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,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、国际编号为3960号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“査刘璧如星”。

    天上的行星离我们很远,然而,刘璧如离我们很近。这是査济民、刘璧如的光荣。也是她的故乡——常州人民的光荣。
 
   “査刘璧如星”将永遨星河!


责任编辑:kj

相关文章

  • ·没有相关文章

相关专题

  • ·专题1信息无
  • ·专题2信息无
更多..·相关评论
    ·暂无相关评论
用户名: 游客: 电子邮件: 游客: 验证码:
评论内容:(100字以内)